企業新聞
loopmaster energy2018-03-16
地熱能作為新能源界的新星,近幾年發展迅速。按照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48億噸標煤測算,屆時地熱占比將達到1.5%,比目前的0.5%,提高1個百分點,也就是說在非化石能源今后五年的3個百分點增幅中,地熱 “三分天下有其一”。
為了更好的得到前沿技術的支持和引導,促進地熱能等新能源的科研開發,陸特能源院士工作站于2016年正式成立。成年兩年間,院士工作站成員積極交流,每兩個月都要召開一次面對面的會議,每月至少組織一次學術培訓和交流活動。
3月13日,陸特能源院士工作站2018年第一次交流會議如期在杭州順利召開。
中科院院士首席科學家汪集旸院士、中國科學院地熱資源研究中心主任龐忠和、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徐佩芬、副研究員孔彥龍、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馬偉斌、研究員龔宇烈、金建等地熱能領域專家以及陸特能源技術總監金磊、研究院副院長石磊及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們出席了本次會議。
會議圍繞“供熱(冷)行業為突破口推進能源供給側改革”的主題,總結2017年院士工作站的工作情況、分享探討成熟可推廣的技術以及規劃和展望了2018年的科研計劃及方向。
2018年陸特能源研究院將會重點在勞動密集轉產品密集、PPP項目運營數據平臺化、新行業新市場開拓、硬件型產品、軟件型產品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,將繼續發展和探索以清潔能源為主體,可再生能源為核心,地熱 + 的多能互補模式。
陸特能源多能源互補系統遵循能源綜合梯級利用、與環境能源互補,與用能負荷、資源、氣候等特點良好結合,系統全工況設計等集成原則,同時綜合考慮系統熱力學及綜合能效、經濟性指標、環保性能、可靠性等多種目標,此外也根據負荷需求,靈活組合發電、制冷、余熱利用以及蓄能等技術。
特點與創新點:
利用地熱能、天然氣、儲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為互補燃料,供能穩定、安全、清潔,更環保
與城市規劃密切結合
通過冷、熱、電等聯供方式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,能源綜合利用效率80%以上
設備體積小、布置靈活、效率高、成本低
在負荷中心就近實現能源供應,減小能源輸送損失
雙重削峰填谷作用
具有良好的經濟性
公司面向用戶的多種用能需求,因地制宜、統籌開發地熱能與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多種能源互補,實現單體建筑、區域建筑集中供暖、制冷等供能模式。該技術目前已成功運用于如杭州濱江海創基地、吉林建筑大學等多個項目,均實現了高效節能。
陸特能源將繼續以“科技和人才是陸特能源發展的第一推動力”為宗旨,加強人才培養,提高人員專業素養,推進地熱科技創新,大力提升地熱產業化水平,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,助力地熱產業發展進步,更好地造福人民。